我国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研究抗弹钛合金材料及低成本钛合金,但初期仅对其进行了探索性的零星工作。1984 年开始的“六五”攻关项目“轻型航空防弹装甲材料研制及其应用研究”是国内首次对钛合金装甲材料的专项研究,其应用目标是强击机驾驶舱的防弹板,研制的 Ti-451 合金板材可以替代原有的装甲钢,达到 13%的减重效果。
“十五”期间,国家 863 计划对低成本钛合金研制进行了支持,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高性能低成本钛合金研究”项目的支持下开发的 Ti8LC 低成本钛合金可以达到 TC4 合金的强塑性匹配水平,成本与 TC4 合金相比有显著降低。
“十一五”期间,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与兵器五二所联合承担国家军工 863 项目“新型高强度装甲用钛合金研制”,在该项目的支持下,开发出一种具有抗弹性能优异的低成本高强度钛合金——Ti-5322( Ti-5Al-3V-2Cr-2Fe) ,并着重研究了它的板材加工。目前该合金板材防护系数能够稳定地达到 1.8 以上,部分状态的防护系数超过 2.0,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联合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统地开展了不同类型钛合金抗弹性能试验,通过成分创新及制备工艺优化, 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抗弹性能。
不同类型的钛合金按《装甲车辆试验规程、装甲板抗枪弹性能实验》GJB59.18-1988 标准进行的抗弹性能试验情况见下表。
钛合金在国内作战车辆上的应用瓶颈
从国内作战车辆军事需求和发展趋势来看,钛合金作为唯一可选材料, 可以预期,其在未来的武器装备中将会得到大量应用。然而和钢相比, 钛合金高昂的成本是其广泛应用的最大阻碍。目前限制钛合金在陆军装备、特别是作战车辆上广泛应用的最大问题就是成本问题。因此,各国都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钛合金低成本化技术研究。可以认为, 一旦解决了钛合金的低成本问题, 就解决了钛合金在陆军装备大量应用的关键核心问题。